族以群分,国以类聚,南太岛国进入新的重组
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2月,五个密克罗尼西亚成员国表示将从太平洋岛国论坛组织(PacificIslandsForum)退出,这或成为太平洋区域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此事件的导火线要追溯到成员国之间一场刚结束的剑拔弩张的在线会议,症结在于该组织下一任期领导权的归属。在这场视频会议中,库克岛总理普钠(HenryPuna)以一票领先的微弱优势当选为太平洋岛国区域组织的新任秘书长,五名密克罗尼西亚成员国表示不满,称其将从该组织退出,它们分别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SM)、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帕劳和瑙鲁。 大洋洲各国领袖年9月5日在瑙鲁举行太平眼岛国论坛期间合照(图片来自网络) 太平洋岛国论坛组织主席图瓦卢总理纳塔诺(KauseaNatano)表示该组织若没有密克罗尼西亚的兄弟姐妹将不再完整,并提议先由现任秘书长任职,等疫情结束面对面的对话成为可能之后再最后决定。然而,他的“合理”建议仍遭拒绝。 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大重量级大国之外,浩瀚的南太平洋上如珍珠洒落般布满了小岛,这些小岛从族群、语言、地域和文化认同上被认为分为三个区域共同体——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大部分岛国在19世纪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而20世纪该地区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区域共同体的兴建基本同步。 初建于年,目前由18个成员国组成的太平洋论坛组织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组织。按照不成文的惯例,组织领袖秘书长一职由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三个区域里的国家来轮流代表。前两届都分别已由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的成员国指派,密克罗尼西亚成员国自然的认为今年应该轮到他们的候选人扎其克斯(GeraldZackios)。虽然纳塔诺称密克罗尼西亚的兄弟姐妹加入,才让太平洋岛国论坛组织完整,但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因为地缘相近使人们将三大群岛合起来视作“太平洋岛国”,也不能忽视,不同人群也同时造就不同文化,“兄弟姐妹”的认同,更多的是太平洋诸民族借助国家形式在政治、外交层面的建构,试图通过外交地位的上升以壮大本民族的实力。五国的脱离,与其说是区域组织内部局部调整,不如说是一场政治态度操演掩盖下的族群关系在区域联盟和国际关系之间的制衡问题。 大洋洲岛国被分为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三个区域(图片来自网络) 三个分块区域的区分和政治上的平衡问题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本土的太平洋区域主义还仅限于波利尼西亚(瑙鲁是例外)。美拉尼西亚国家在70年代纷纷独立加入到太平洋区域组织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其与波利尼西亚的区分,并且波利尼西亚是地位更高的,表现在领导人一直在其手中,当时斐济也被划归为波利尼西亚的一员。 美拉尼西亚国家的不满由巴布亚新几内亚在被拒绝加入组织的事件被放到台面上来讨论,当时巴布亚新几内亚责备斐济想把美拉尼西亚国家拒之门外,但这一争端被当时的斐济总理马拉(RatuMara)友好优雅地解决了,这也为不同区域之间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奠定了基础。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瑙鲁和基里巴斯还没有密克罗尼西亚区域认同,直到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沙尔群岛、帕劳独立并加入到组织中后,密克罗尼西亚才逐渐成为组织的中坚力量。紧接着,基里巴斯的前总统达柏(IeremiaTabai)在-被任命为论坛组织的总秘书长。但接下来的20年密克罗尼西亚成员国再也没有担任过论坛组织秘书长,年和年的任职在密克罗尼西亚成员国看来已经是在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之间轮流。 另外,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国家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关系都更为紧密,这让密克罗尼西亚看来在组织中他们并未得到同等尊重。尽管堪培拉和威灵顿并没有竞争论坛组织秘书长的位子,但他们偏好的人选却总是可以成功上任。 另外,密克罗尼西亚地区的关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因它们从属于美国而不能拥有组织正式成员资格,但法国的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却都拥有组织正式成员资格,这在密克罗尼西亚国家看来也不公平。 太平洋岛国领袖讨论“君子协议”的存在(图片来自网络) 简单说来,密克罗尼西亚民族国家的“激烈反应”是他们对自身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集体反抗,加之疫情来袭会议只能采用刨除人际“真实”互动的冰冷的线上交流方式,使得原先的不满更加紧绷,政治表现、外交抗议成为了捍卫民族尊严的直接表现。这一子区域的退出行为不仅仅会对区域团结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共同面对和解决一些眼前的重大问题起到连锁反应,如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另外,虽然这一组织成员国均为太平洋地区的小规模民族国家(有几个成员国还未独立),但其关系变动背后更重要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国力量的不同程度的参与,并受殖民历史在现当代区域政治留下印记的影响,民族认同和区域文化认同一并影响着地缘政治。 我们必须认识到南太地区区域政治的变动已超越既有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而在更多族群之间建立以地理区域为根基的联盟,同时国际巨头将对区域民族问题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影响。前关岛大学校长和前美国众议院代表安德伍德(RobertUnderwood)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果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美属萨摩亚都是这一组织的成员,这一切紧张可能不会发生。”下一次太平洋岛国论坛组织面对面会议定于今年8月在斐济召开,目前各方寄希望于下次会议解冻成员国之间关系,重新恢复太平洋的太平。 作者简介: 和文臻,山东大学人类学系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专攻南太平洋地区社会文化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pitia.com/ppttq/7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双选会启航middot中南财经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