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每当读起它,都会有一种心生痛楚的热情。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可怎么去?老套的问题却每每会有新的触点。事关灵魂的方向。

如果说伴随凡高一生的是:阳光、麦田、向日葵,那高更的关键词更易提炼:岛屿、女人、流浪。作为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家,高更的一生怪诞离奇,狂热于恋爱,终生辗转流离,不断旅行,“到远方去,寻找乐园”。

生命的热情究竟何在?在最后的日子里,高更重返大溪地——这个曾被他视为“新天堂”的地方,写下《生命的热情何在》这本书。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话:蛮荒=乐园,这是高更对生命之热情的理解,并一度认为这片蛮荒之地即是归宿,才情在此迸发,灵魂跃然于画纸。

“我相信有些人诞生在某个地方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自己也不知道在何处的故乡,而当他到了那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儿正是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写了《月亮与六便士》,心有戚戚对高更对前世家园的寻找。

“为了让灵魂前进,所有一切都得让路”。——惠特曼《草叶集》

惠特曼这句话,说出了所有不平凡的灵魂的声音。为了让灵魂前进,所有一切,包括财富、地位、权力、名声、理论、经验、舒服、安逸、安定、淡然、懒惰……都要让路!必须的!

——王育琨记

来源:阅读时刻、青年读书、腾讯文化等

《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的塔西提手记》: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

编者按:“后印象派巨匠”高更,艺术创作巅峰的图文手记。

  高更拥有个性高飚、感情挚烈的一生,为毕生所求,出走蛮荒,在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生活了十二年。毛姆根据高更的经历,创作了著名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本书是他告别欧洲文明社会后,在塔西提岛书写的手记。他的油画《你要何时嫁人》以3亿美元成交,创下艺术品最昂贵的价格成交纪录。

  ◎尘封百余年后,再现法文书稿原貌。精装护封,典藏品质。随书附赠高更手稿四色笔记本《NoaNoa》。

  本书根据高更原始手稿影印本翻译,收录卢浮宫博物馆珍藏的全套原版手绘插图,并附加了40余幅塔西提时期创作的精美油画。

  图书装帧由知名设计师操刀,全彩印刷,精装品质,原汁原味再现了高更笔下这段闪烁着“流金与阳光的欢乐”的岁月。

  ◎这是一本献给理想主义者的书:“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对心灵勇敢,对自己诚实。高更用他的半生和勇气证明:真正的理想,可以摒弃一切孤独与苦难。生命将会永远充满热情,永远光彩灼灼。

  正如意大利著名美术理论家文杜里说:“高更在塔西提的生活缩短了他的生命,却拯救了他的艺术。

  ◎畅销书作家午歌、祝小兔联袂作序推荐,解读高更精神。

  午歌:“高更一生似乎终身都在孤寂中踽踽独行,匍匐前进。而正是这种孤独成就了他,让这颗倔强而冥顽的灵魂,在艺术的乌托邦里生上翅膀,自由翱翔。

  祝小兔:“活着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就像艺术本身一样具有不确定性,用美来克服阻碍,用赤诚与天真度日。”

———·阅读时间·———

《生命的热情何在》由法国“后印象派巨匠”保罗·高更所著。本书是他出走文明社会后在塔西提岛书写的散记。高更用充满诗意的文笔,勾勒出第二故乡塔西提的万种风情,层层拆解,屡屡绽放,使之成为艺术创作巅峰的记录,更是他晚年艺术创作的宣言。

  本书记录了他在塔西提生活的十二年。高更以自传色彩绘出心中的美好,他要告诉文明社会,那些野蛮人教会他,关于生活与幸福的事。

———·悦读时刻·———

[本书序言]

我相信这世上,有人生来便带着伟大的灵魂和高贵的宿命。譬如多年前的王阳明,被谪贬贵州龙场,在这里他日夜反省,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传奇般地顿悟,创立“心学”。譬如年前的弘一法师,东渡归来,却诀别妻子,皈依佛门,“一轮圆月耀天心”。又譬如高更,中年潦倒的他,为追求心中的艺术,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巴黎,前往南太平洋上的塔西提岛,宿命般地过上了原始、荒蛮却自由、隐逸的生活。马克·吐温说,人生最重要的两天,是你出生的那天和你明白自己为什么出生的那天。我相信,断绝了家庭关系,只身行走在茂林深篁、碧海长天中的高更,他灵魂的旌旗一定是孤独而招展的!

  保罗·高更(PaulGauguin,—)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年生于法国巴黎,三岁至八岁在秘鲁度过,回到奥尔良后他的生活特别不愉悦,常常逃学,十七岁弃学,当了七年水手后在法国一家银行工作,娶了一名漂亮的丹麦妻子。二十六岁开始作画,因想要专心于绘画事业,高更放弃了银行工作,妻子与家人十分反对。此后,高更穷困潦倒。年11月,高更与法国另一位印象派巨匠梵高在巴黎画廊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梵高称誉高更的画“极富诗意”,高更则赞赏梵高“关于艺术的热情”,梵高与高更在法国一个叫阿尔的小镇一同度过了6天。作为印象派的画家,两人希望丢弃一切,给世界留下“一份新艺术的遗言”。但是由于性格差别,加上创作理念不同,他们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充溢着分歧与争执,高更终于不辞而别去了布列塔尼,而梵高当晚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之后住进离阿尔不远的圣雷米一家叫圣保禄的精神病院。

  高更把绘画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直觉经验中的东西。在塔西提,茂密的植物、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质朴的民风成为高更创作得天独厚的艺术给养。高更在此度过了此生中不多的一段心平气和的幸福时光。他坚持绘画,写短而美的诗歌:“南纬17度,夜夜都是美的……北纬47度,巴黎,我相信椰子树己经不存在,声音也不再悦耳动听……”岛上的湖泊鲜艳夺目,树木郁郁葱葱,土地闪烁“流金与阳光的欢乐”,岛上的土著性情温和,也激励着他的艺术创作。

  高更的画作,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满是原始情调,但本质上却是孤寂的。而看似隐逸、自由的塔西提生活,于高更而言,更像是一场孤独而旷日持久的修行。他在日记中写道:“塔西提是洪水的杰作,在古代的一次大洪水之后,海面上升,淹没了原先的群山,只留下几座山顶兀自露出,和攀附在山顶的珊瑚丛。在面对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时,会让人升起莫名的孤寂之感。”

  然而孤独也沉淀了高更的艺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是高更最为宏伟的一部作品。此时的高更贫病交加,心情沮丧,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极端孤独中,高更以巨大的热情完成了此画。这幅画展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意向绵密,极具象征意义,是高更的巅峰之作。日本俳句大家佐藤义清隐遁山中时,曾望月兴叹写下凄美孤寂的俳句:

  “洒在孤单草堂上的月光,就想我在山里的友人。

  人影在月下交叠,若有人能陪我一起赏月,该有多好啊?”

  我想,生活在塔西提的高更,一定也曾伫立在南天平洋的澄明月空之下,而这一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正是高更根植于深邃的孤独之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执着“天问”。

  年1月,塔西提岛遭受龙卷风的蹂躏,高更勇敢正直,在岛上维护土著的正当利益,不惜与法国殖民当局发生冲突。5月高更心脏病突发,猝死在马克萨斯岛阿图阿那的一间小屋内。这本《诺阿·诺阿》的成书几经波折,与历次版本不同的是:编者引用了卢浮宫最原始版本的插画,汇总了高更在塔西提时期创作的40余幅名画,并印制了高更《诺阿·诺阿》法文原始手稿,随书附赠。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一文中写到:有两种孤独。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而高更在塔西提的创作生活,从最初的隐遁出走,到最后的“终极天问”,实现了从“社会属性”的孤独,像“哲学属性”孤独的抽离与升华,也终将个人艺术推向巅峰。

  波斯诗人鲁米说:“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反观高更的人生,除了潜心沉浸于塔西提的艺术创作,似乎终身都在孤寂中踽踽独行,匍匐前进。而正是这种孤独成就了他,让这颗倔强而冥顽的灵魂,在艺术的乌托邦里生上翅膀,自由翱翔。

  午歌

  年1月于宁波

———·作者简介·———

  保罗·高更(PaulGauguin,—),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拥有个性高飚、感情挚烈的一生,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艺术并为此殉道。

  高更在异域的原始之美中收获了灵感,他的画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平面化的装饰性效果,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并且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为原型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高更:为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在热切期盼中航行了整整六十三天后,在一团团奇异的火光起伏抖动之处,在参差不齐的火山丘包围之中,我终于见到了内心渴望已久的地方。

航船绕过莫雷阿岛,塔西提岛映入眼帘。几个小时后,天色微明,我们的船缓缓驶向岸边的岸滩,进入帕皮提航道,顺利停泊。

刚进入这片小岛,放眼望去,并没有什么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景物,说实话,这里无法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大海湾相媲美。

塔西提岛是洪水的杰作,在古代的一次大洪水过后,海面上升,淹没了原先的群山,只留下几座山顶兀自露出,和攀附在山顶的珊瑚丛。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山顶开始出现生机,形成一片新的土地,有了更多的草木鸟兽,最终渐渐形成了一座孤悬海外的特色小岛——塔西提。在面对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时,会让人升起莫名的孤寂之感。

上午十点,我正式拜会了总督拉加斯凯(Lacascade)。总督大人的礼节十分隆重,显然他把我当成了一名重要人物来接待。我想他一定没有听清我对自己的介绍——法国艺术使者。他固执地把我当作是政治间谍,即使我一再解释,他都是一副心领神会的样子,他们甚至还认为我有着高额报酬。

最终我放弃了解释,决定好好享受塔西提的美妙。

此时的帕皮提,到处都是欧洲来的殖民官员、军人与商贩,小岛仿佛就是一个小欧洲,它让我喘不过气来,那里充斥着恶俗与荒谬的文明,装模作样地模仿欧洲的风俗、恶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

这趟远行,是不是又要把我与原先想要逃离的事物拉得更近呢?

虽然对塔西提充满未知,即便这样,我依旧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浓厚兴趣。

那时,国王病重,已经是弥留之际了,渐渐地,整座岛充斥着某种特殊气息。岛上的本地人面容肃穆,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眉宇间弥漫着愁绪。码头驶进来成群的挂着橙色风帆的船只。附近的居民时不时地赶来,临近岛屿的土著人也赶来参加这历史性的一刻——为最后一位国王送终,见证自己的国家正式被法国所吞并。

不久后,国王就驾崩了,身着一身海军上将制服,静静地躺在宫中供吊唁者瞻仰遗容。当地人以传统的方式来传递国王驾崩的消息,在某些特点的上山,会在日落时刻盖上黑布,用以告知周围民众国王驾崩。

在皇宫中,我第一次见到皇后——玛露(Marau)。她正在用鲜花和其他饰品装饰着皇家大厅,也许是民族特有的审美天赋和爱美天性,她所到之处都弥漫着优雅的气息,甚至连她触碰过的东西仿佛都变作了艺术品。所以当公共工程主管问我有什么艺术上的建议时,我指了指皇后,这位天生的美学艺术家。

虽然之前看到这里的人或物让我有些失望,这与我原先所预想的相差甚远,尤其是这些照搬过来的欧洲繁文缛节和虚假表象,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幻灭感,我不知道他们还保存着多少民族的特性与粗犷。

但是初次见到这位不太年轻的皇后,我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情。

初次见面时只觉得她是一个尚有姿色、身材粗壮、略显高贵沉静的普通妇女,第二次见时,我就彻底倾倒于她的魅力,虽然在她的身上已经沾染了些许欧洲气息,但是仍旧可以感受出来她作为当地人的独特之处。

她之所以会如此有魅力,我想这也许就是“毛利人”赋予她的独特性与原始粗犷美,玛露皇后身上有种特别的庄严神态,她的家人看起来都气宇轩昂。她有着挺拔优雅的身形、结实圆润的臂膀和线条美好的腰臀。她的眼中蕴含着一种热情,足以让身边注视她的人也燃起热情。也许只是小岛独有的气质,当清晨的第一道阳光喷涌而来,岛上的花木就一起蓬勃萌发。一想到她的祖先——伟大的领袖达提(Tati),就可以想象她的整个家族的气场来,看着皇后健硕魅惑的身躯,不由得让我想到象征圣父、圣子、圣灵三合一的大三角。

皇后的眼睛里偶尔会燃起难以明说的热情,它足以灼烧一切,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在她的眼眸里燃烧。或许,这个岛上隐含的植物,会在清晨第一道阳光射下来的时候就跟着一起拼命怒放。

丧礼期间,岛上的居民都身着黑衣,为逝者吟唱了两天的爱格。在我耳中,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两天后,葬礼正式开始举行。

早晨六点钟,他们从皇宫出发,士兵与官员,身穿黑色的礼服头戴白色的头盔,乡民身着丧服列队前进,队伍的每一行列在整齐地前进,领队擎着法国大旗。队伍在阿鲁埃(Arue)停了下来,那里伫立着一座难以形容的纪念碑,它跟四周自然华美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是由不知形状的珊瑚石和着水泥黏结的,看起来让人眼晕。

葬礼过程中,最令人厌烦的是拉加斯加德致辞,致辞的内容庸杂,满篇陈词滥调,像极了一篇八股文章,翻译人员会即时翻译给法国人听。接着牧师借此布道,最后,皇后的哥哥达提致辞。仪式完毕,官员们匆匆而去,像是从原始部落逃难一般落荒而逃。

在喧嚷的回程中,法国人一脸冷漠高傲的神情,当地的居民在压抑许久之后,终于可以驱散沉重的心情,恢复原有的欢快氛围,重新开始玩乐。妇女挽着她们的情人随着节拍在路上起舞,扭腰摆臀,重重踏步,扬起阵阵漫天灰尘。

发都河河边,聚集着男男女女,妇女稀散地坐在岩石边,蹲在水中,撩起裙摆,让河水轻抚疲惫发麻的腿,清凉着燥热的身躯。一番清凉的小憩过后,她们立即启程,返回帕皮提。她们充满魅惑,看起来十分的优雅,身体散发着半动物半植物的混合香气,这是来自于她们血液的味道以及加上头戴的栀子花的清香。看,她们多么婀娜多姿啊!她们还有着蛊惑人心的魅力。她们总是爱说:“好香啊,好香啊!”(NoaNoa)

本文选自《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的塔西提手记》

出版信息

书名:《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的塔西提手记》

作者:保罗·高更

译者:吴婷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3月

定价:39.8元

ISBN:-7---8

————————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pitia.com/pptzx/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