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味儿了古人擦屁股到底有多野
擦屁屁?? 说到擦屁屁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常言“生老病死离,吃喝拉撒睡”。当我们坐在明亮私密的卫生间里,使用着方便干净的冲水马桶,柔软舒适的纸巾,是否会有人好奇厕所文化是如何从古发展至今的呢。 其实古人远没有我们想象的不卫生,古语有云“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洗浴”,可见上完厕所后肯定还是会做清洁的,只是工具有那么一点点不同罢了。那么到底有多么不同呢? 嗨嗨!讲古代趣味知识啦!妈妈我要看这篇推送!看!看他个百遍千遍的!我们首先就来说说外国的古人是怎么清洁屁股的。那可谓是 说到古人上厕所,我们第一反应大概是蹲在地上开心解决,坐便之类的在我们心目中最起码也是个现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其实如果放眼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出现的相当的早。 1 欧洲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有了公共厕所,而且还是坐便式的。但问题是——没有隔间!也就是说,大家拉便便的时候排排坐,别人的肠道有什么动静,你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古罗马时期的公民们,使用一种叫做tersorium的玩意擦屁股。在罗马的公厕里,坑位前面会有一个小水槽,水槽上会插着几根带海绵的棒子,也就是tersorium。 这个根树枝插上一块海绵的擦屁股工具,和我国的专利“厕筹”也就是“干屎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国盛产竹子,屎橛子就多用竹片制成。罗马靠海,于是海绵就被广泛地应用。 今日迷惑:这不就是马桶刷的鼻祖吗? 海绵多归多也不能浪费,古罗马人擦完屁股,还要把tersorium浸泡在一个陶罐内。这个罐子里盛满了浓盐水或是醋,用来洗涤tersorium上面沾的屎并杀菌。而且,tersorium是公用的,如果上一个人没洗干净,下一个倒霉蛋也只能偷偷骂娘。 从洞下面长条状的孔塞进去擦,而下面那个孔洞是用来冲厕所的,罗马排水系统很发达,把厨余的水倒进去,就冲了厕所。 番外剧场 古罗马时代的公厕宽广辽阔,上厕所根本不用排队,每根tersorium不知道有多少人共享。比如卡拉卡拉皇帝(Caracalla)时期的一座公厕,就有着不可思议的个厕位。这意味着你可以见到一大帮人坐在公厕里,一边脸贴脸尽情释放着屎尿屁,一边吹牛任何话题。从聊八卦到谈生意,从家庭生活到社会新闻,各取所需。 一世纪时的诗人马库斯·马蒂亚里斯(MarcusMartialis)就曾经撰文,说商人瓦切拉(Vacerra)在厕所里一坐就是一天,他根本不是想拉屎,他是想在里面“聚餐”,毕竟不用排队。其实我们看这个装潢就能看出来,一般的草民是别想来到这里了。这里某种程度也是贵族们伴随着味道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 2 当然,如果你不想享受tersorium的绵软湿滑,自然还有其他解决的办法。古希腊人就用鹅卵石来擦屁股,这种鹅卵石叫做pessoi,它们大都很轻薄,边缘很光滑,质感非常接近大理石。当考古学家在公元2世纪古希腊遗迹中发现这玩意的时候,他们以为这是一种用来下棋的棋子。但在进一步研究后,他们通过化学检测发现,这玩意上还沾着很多矿化的粪便。它们的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土坷垃。 还有一个类型的pessoi,叫做ostraca,这种不是鹅卵石,而是一些碎陶片。虽然都是擦屁股的,但它的粗粝感会强一些,如果有痔疮的话还是建议慎用。ostraca还有个动词形式叫ostracize,意思是放逐。当时的希腊人会把人名字刻在ostraca上,然后进行投票,把某人放逐出他们的城邦。也就是后世所了解的“陶片放逐法”。 又因为ostraca也可以用来擦屁股,于是就有些坏心眼的家伙,把自己仇敌的名字也刻在ostraca上面,天天让他在自己的菊部摩擦摩擦,以示侮辱。然后,在某公厕遗迹挖出的一枚ostraca上,人们发现了苏格拉底的名字... 番外剧场 大部分的ostraca都是陶罐不小心碎裂之后形成的,当然也有一些权贵,会安排自家的安菲拉壶工匠特意打造适合自己菊花的尺寸和形状的ostraca。如果那时候有人机交互的百度搜索或者知乎,大概可以见到这样的问题:“拥有一枚量身定做的ostraca是一种什么体验?” 3 北欧的维京人,会用羔羊的羊毛来擦屁股。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常见。这帮海盗更多时候都是以脱下裤子就拉,提上裤子就干的形象示人。 但在偶然掠夺来的战利品丰厚的情况下,他们会宰掉一头羊羔,蹲成一排,轮流褥下它的羊毛擦屁股。 有人要问了:那要是在海上呢,谁能忍一个月不擦屁股?!维京人在海上也有别的办法。长期在海上的水手要解决卫生实在不太方便。根据历史记载,这些水手们会用磨损了的船帆或是绳索浸水后擦屁股。 不过维京首领就不同了,他们发现了一种非常柔软多汁,又刚好盈盈一握的“天选之物”来擦屁股—— 答案就是贝类的肉,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北极贝的肉啰。 番外剧场 羊:斯国一?这就是人类所谓的薅羊毛吗? 船帆绳索:咱俩合唱一首《纤夫的爱》不? 北极贝:放开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要离海出走! 4 法国皇室的厕所的屋顶会在马桶旁边吊一根粗麻绳,上完厕所后,人们就把绳子拉下来在跨下中间摩擦,然后这根绳子当然也是共用的... 和维京首领类似,15世纪的英国王室会用新鲜鲑鱼肉片来擦屁股,因为当时认为鲑鱼可以除臭和消痔,但是拿美食来擦屁股也太奢侈了吧?擦完的屁屁真的不会有鱼腥味吗? 俄国更奇特,他们觉得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时候,不沾一点水渍,所以就选择用大白鹅的脖子来擦拭。他们每上完一次厕所就会要用掉一根大白鹅的脖子,大白鹅应该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拿来擦屁股的吧?! 鹅惑(货):嘎? 番外剧场 同为海洋文明,波利尼西亚人就文明多了,他们会用敲碎了的椰子壳来擦屁股。南美人用玉米棒子来擦屁股。野生的南美玉米是很小的,大小尺寸都比较适合。此外,法兰克人还会用有韧劲的大麻叶来擦屁股。欧洲人还有大把的树叶可以擦屁股,不过不常用。生活在冻土地带的因纽特人就惨多了,好在有些区域生长着一些柔软的苔藓植被。他们解决完坐在苔藓地上蹭一圈就行了。至于有没有变成冰封菊花这个就有待考察了。为了保护年幼不经冻的宝宝们,他们也有用海豹皮做的尿布。 5 我们再说到亚洲。《源氏物语》中记载,古时候日本皇族会用蝉翼来擦屁股,但因为蝉翼很硬,通常会在温水里泡3天放软再使用。日本天皇认为蝉翼透明,这样擦拭的时候可以看到“菊元”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及时的发现并治疗。 蝉:这就是我那薄如蝉翼的未来吗?经不起谁来猜? 南亚的印度,依然没有使用厕纸的习惯。高级一点的厕所会自带冲水喷头,更多低端厕所就只有一个水桶,水桶上有个水瓢。你用右手舀一瓢水,然后你的左手... 印度人:要不顺便洗个澡? 印度甚至很多地方没有厕所。据《华盛顿邮报》年的报道,在印度,53%的一般家庭没厕所,70%以上的农村家庭没厕所。这意味着很多农村妇女不得不晚上结伴到野地里拉便便,这反倒给了很多变态色狼可趁之机。 番外剧场 当所有人都陷入卫生纸不够用的恐慌中而疯抢卫生纸的时候,只有印度人丝毫不慌有条不紊。有人就问了,为什么?难道印度恒河水有神力? “不,”这时候有一个印度人跳出来了,“因为我们印度根本就没有厕所!” 6 接下来就重点讲讲中国的厕所文化。远古的野蛮时代大家并没有擦屁股这种矫情习惯,便便后直接拍拍屁股就走人。 在夏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厕所,最初是挖个小坑就算厕所,到后来坑开得越来越大,形成一个很大的便便池。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上厕所的时候就不小心掉进粪坑里淹死。可想而知那时候厕所条件有多差——上个厕所搞不好都有生命危险。 古代上厕所叫做“更衣”或者“出恭”,中国古代时候擦拭的时候用的东西叫做“厕筹”,厕筹又称厕简和搅屎棍。简单来说,就是削光滑的木条或竹片,一般长约10—23cm,宽约一两个手指头,放在厕所里,用来刮粑粑。用完以后清洗干净再放回去,或者直接折断自己用的这一节,供下次如厕的人使用。 在古代,“厕筹”不仅平民用,皇帝也用。有关厕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资治通鉴》梁纪中就写道,北齐皇帝高洋方便后,让宰相杨愔给他递厕筹。另外,古代人把如厕也叫做更衣是因为即便用最高级的竹片,还是擦不干净,甚至可能会沾到衣服上,所以比较讲究的有钱人,每次拉完屎都要换一套衣服。 有些人甚至还拿它们当宝贝。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厕筹可以——难产,及霍乱身冷转筋,于床下烧取热气彻上。亦主中恶鬼气。此物最微,功可录。小儿惊窜,两眼看地不上者︰皂角烧灰,以童尿浸刮屎柴竹用火烘干为末,贴其囟门即苏。 当然,如果再好奇一下,顺便可以上网查下人中黄、人中白是什么,你会发现屎尿屁在古人心中未必就是脏东西。万物皆可入药。在古代,厕筹都算是中产以上的好东西了。对于穷人,土块之类的东西已经是不错的用具了。 后来中国人发明造纸术,才慢慢用厕纸代替了厕筹。 造纸术是在西汉年间发明的,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的工艺才算成熟起来。但一开始造出纸来,是为了代替繁重的竹简,极其珍贵,没有人想到拿它来擦屁屁。 唐宋时期随着纸的普及,有一些有钱人,开始如厕用纸。唐末大食人苏莱曼在《印度中国游记》中记载了他公元年在中国一带经商的状况,其中说道:“中国人出恭后居然不用水来清洗,仅用纸擦抹一下了事”。 到了元明清时代,厕纸已经相对普遍了。元朝时候皇家才开始推崇用卫生纸。据《元史》记载,忽必烈的儿媳妇伯蓝也怯赤做在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十分孝顺,在婆婆上厕所前,会自己先用脸把手纸蹭柔软才允许拿去用。 明朝清朝纸张终于普及开了,广泛为人们所用。明朝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和与众不同,于是就用锦帛来擦屁股,而宫女和太监们还以能拥有皇帝用过的锦帛为荣。清朝人记录的慈禧太后牌厕纸:“先把一大张白绵纸分开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喷得比雾还细。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以后,用铜熨斗轻轻地走两遍,随后再裁成长条,垫上湿布,用热熨斗在纸上只要一来一往就做成了。熨两遍,一是图干净,二是要把纸毛熨倒了。不带毛的纸发滑,带毛的纸又发涩,只有把纸毛熨倒了的纸最好用。” 番外剧场 古代到现代部分农村都还有在用土坷垃擦屁屁。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土,天气干燥的时候,随手在地上捡起成块的土,摔成合适的形状,就是可以擦了。一般以条形为佳,拿住一头,把另一头的棱角对准屁股沟,从前往后一刮。 这种方式以比较坚硬的土块为佳,如果土质比较松散,在摩擦的时候会有碎土粒粘在屁股沟里。这时就比较尴尬了,不把土粒粒弄下来吧,硌屁股,弄下来的话,就得动用非常手段了。具体什么手段?参考本文的印度方式! 士坷垃有个缺点,下雨的时候就不能用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碎砖头块、木块之类的了。但是碎砖头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这个就需要收集。一般农村都有茅房,大部分都是四周围一圈土墙,半人多高。所以平时会在茅房里存放一点这些硬质的碎砖头、石子、砂浆块、木片之类的。不过很可能没有,所以每次阴天上厕所的时候,都需要稍微准备一下。 古 人 擦 屁 屁 通过整个话题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小细节,都是我们不曾注意的。我们会在书本课本或其他地方了解到古代的恢弘历史,无论是名人名言,还是名胜古迹,无论是各样的战争还是各种学派的思想观点,无论是历史流变当中留存下来的史学观念,还是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古代瑰宝,都在现代的挖掘下展现曝露在我们面前。 我们看到了各样的故事,面对面近距离地认识了各样思想卓越、建树丰硕的古人,我们学习、吸收并研究他们的精华思想,我们还会了解到历史上各样的权力领土纷争,帝王将相的权权相谋,各样诗词语言文化的繁荣与衰落。古代历史有如一副神秘的画卷图轴碾开滚滚历史。我们则是这场饕餮盛宴吃得最饱的食客。 然而我们必须要承认古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吃喝拉撒,是我们不曾感兴趣或花时间去了解叙述,甚至挖掘勘探的。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没有价值,认识市民生活体现不出历史洪流当中的时代特性。事实上,所有普通且不被详细记录的古代小事,可能都比帝王将相的星辰大海要更加的贴近历史的本质。 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是千千万的小众市民组成并推送了历史的发展。即便这些市民在历史上没有特定的名字或称谓,但他们却展现了当时时代的人情风俗温度,其中的内涵更值得我们去探索。所谓历史,无非是让我们感知到这世界更多事情的温度,让我们感觉到那从古到今莫名其妙的联系和流变。 接着在历史了解中感受到现时代各样生活的繁荣与舒适,乃是在历史洪流当中一步步发展演变而来的。没有古人一次次地尝试、精进、改变,且不单单只拿古人如何如厕这件事来阐发,许多的事在如今看来轻松巧妙,其实都蕴含着古人智慧的不断尝试。 因此当我们去了解古人是如何擦屁屁的,一是为着看看这当中有什么有趣又恶俗的小故事,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件事是我们的历史了解的空白。 “原来李白和杜甫是这样擦屁屁的?!” “皇室的做法属实有些金贵啊” “还是现在的马桶和纸巾好哇!” “本卤味小达人看完后在线哭泣” “印度真的是传说中的优秀国家” “要是让我穿越我真的哪儿都不想去” “额?那些食物我不能再直视了...” “我小时候都还用过土坷垃” “古罗马那个也太没隐私了?高级聚会?” “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hhhhh” 当我们通过查找资料等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当时的百姓都是在各样的方式的使用中不断地改变如厕的方式和手段,才使得现代的我们能用上现代抽水马桶,能用上柔软舒适的厕纸,我们真的要感谢古代车轮的不断向前,感谢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这两样的文明光辉,福泽到了大部分的地球人。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都有应和之人,高雅文化通俗内容都有欣赏之辈,每种历史都该得到如是挖掘与求索。如厕文化简单不冗杂,却也在某个面展现了历史的态度与发展,溯源与深入是我们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兴趣使然知识的寻味。 哪种探知都是美好的。祝愿你食用得满意。 17汉师1班 陈欢、周倩、江晶晶、姜璐 陈钫滢、李钰、陈艺萌 「街道办如厕卫生整治大队」全体 敬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pitia.com/pptzx/5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旅游胜地斐济
- 下一篇文章: 有文身就是社会你绝不知道它曾是贵族的象征